非遗人物“豆皮三王”马守志:急脾气才能做出好豆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8-11 21:07:41

点击订阅“楚天艺术”公众号
  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豆丝、小桃园的煨汤……武汉这些著名小吃你吃过哪几样?这其中,不少正宗小吃已无迹可寻,享有“豆皮大王”之称的老通城,便已因城市建成而不复存在。我们辗转联系上当今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豆皮三王”马守志,希望从他那儿,寻觅到关于老通城、老通城豆皮的记忆。

采写 | 杨娜


武汉伢段思思的汉版rap《卖豆皮》,曾在网络上红极一时。

他是个“乡下娃” 却成为了“豆皮三王”
  马守志的出身不差,然而历史却跟他开了个玩笑,爸爸被打成“右派”,妈妈是“臭老九”,一家人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出生在襄樊的马守志从小与泥土、庄稼打交道。,马守志来到了武汉,顶着“乡下人”的身份来武汉老通城做起了临时工,同一批被招进去的不少同事,因为工作辛苦等原因纷纷离开,马守志却在老通城一待就是十多年,从临时工干起,一干就是十多年。
《手艺》彭蔚婷 摄
Q:您在进入老通城之前,是在做什么?
A:以前我在种地呀。我爸爸是右派,我妈妈是“老九”,下放到山区劳动改造,。。
Q:来武汉之后就进入老通城了么?
A:是呀。进来就做临时工,先做红案,做了一年的红案。我们是从乡里出来的,做事吃得苦,又任劳任怨,就进了豆皮车间。做豆皮需要每天要制馅,切肉啊、香菇丁……都需要很熟练。当时豆皮车间分为高派和曾派,各自一帮人,不好管理。张斌总经理为了改变当时的局面,就让我进入豆皮组,跟我说:“你既不是高派的徒弟,也不是曾派的徒弟,你是企业直接安排进去的。”

  那时候我们做事很辛苦,我们是才进城的乡里人,不是武汉市的人,很受歧视。又不是高派和曾派的徒弟,经常夹在他们中间,被随意地指示做事,高派的同事说:“你把这个皮烫好”,这时曾派的同事又指挥我:“你把这个筐子收拾好”,两派都得罪不起。好多人进去做了一段时间就走了,但是我特别吃得苦,就一直做了下去。人都是有感情的,慢慢的,他们也被我感化了。

Q:进老通城之后,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豆皮王”的?

A: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要尽自己的职责,那时表现的不好,都不能转正。我进去之后,每个项目都做到,切葱、切臊子、改肉、煮肉、烩臊子,做完之后打杂,打杂是做什么呢?做豆皮的每个环节都要会做,都必须心里有数。我会关注在一个星期内,做豆皮需要多少葱、多少香菇、多少糯米,会把这些细节记下来。比如蒸糯米,别人需要14分钟,我只需要8分钟,为什么?之前的蒸笼漏气,他们人懒,我去了之后,将蒸笼全部拆掉,把装米的麻袋用刀划成四条,重新包在蒸格上,这样就不会漏气,蒸米的速度就快了一倍。张斌总经理看到之后,对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伢有头脑”。
  我磨浆和其他人也不同,他们的比例不对,而且因为米是公家的,他们不爱惜,我是种田的嘛,白花花的粮食往水里倒,很心疼。洗干净的糯米是泡在一个长1米、宽80厘米的池子,角落的米不好弄出来,其他人就用水一冲,米就冲走了,我拿个筐子接着,把剩下的糯米捞出来,这样就节约了成本。我在每个环节都注意细节的成本,我在不停的摸索改进,最后形成了一份豆皮工艺流程表。为什么我能当上豆皮三王呢,无非就是多做,没事的时候就做,做了之后就记录下来,用了多少油、多少鸡蛋、多少米、多少葱,成本是多少。
  90年代初,我还不是品牌师傅,公司让我去给省领导做酒宴,当时顶着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做好了就好说,做不好的话,给领导交不了账。后来那场做的比较成功,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江岸区商委特意派出车,将我送回家。因为我工作一直任劳任怨,领导也都看在眼里,1994年,就把我升为“品牌师傅”。我从刘班长接手豆皮车间后,就成挂牌师傅,在老通城“站门”了。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老通城做了一个世界之最的“豆皮”摆在店内。这个豆皮我和三个同事们一起做了一晚上,鸡蛋都用了一筐,为了节约成本,中间用泡沫支撑。从那之后,我正式接手管理,对浪费的现象进行了管控,从成本等细节方面入手,大幅提升了毛利率。
  照理说,豆皮大王、二王下面还有徒弟,我不能称为“三王”,但是他们维持现状,我去了之后,到现在,一共开发上市了13个新品种,驴肉、鸡肉、鱼肉……我把它们也用在豆皮里,新的品种在不断开发,旧的品种也没有丢。
Q:您收徒有什么标准?
A:只要来的人,不管是城里伢还是乡里伢,我都收,只要是勤快肯学的年轻人,我都带,先给一份工艺流程表,然后一项项按照我的标准做。
他是个耿直boy 却得罪了同事遇袭
  伴随着老通城的改制,老通城的豆皮也走向了更广阔的地区,马守志被派往沙市的老通城分店,马守志回忆,当时他和他的徒弟每天从早上五点半做到晚上十点,因为太过辛苦,手和脚常常水肿,那会儿,每天豆皮能卖两三千份。
《磨》 彭蔚婷 摄
Q:也有企业邀请您去做事,为什么拒绝了?
A:从我内心来说,我还真是喜欢老通城这个企业。这碗饭是老通城给我吃的,我一个乡里伢还转了正、入了党,很感激,所以后来也有人来高薪聘请我,我都没去。
Q:那您是什么时候离开老通城的?
A:2001年我在老通城办理了停薪留职,2005年,才真正从老通城买断工龄。
Q:离开老通城的原因是什么?
A:1999年,企业就不是太景气了。恰逢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做的就没太大意思了——做事的人拼命做事,不做事的人一样拿工资,还有些人会偷偷把公家的东西拿回家,我是一个很耿直的人,看不惯这些事,因为这些事,得罪了一些人,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遭到了别人的偷袭,从那以后,我就灰心了。
他有个急脾气 但却因此做出好豆皮
  为何能取得如今的成就,马守志将它归于一位老师的教诲,马守志说:“那时我要回城了,便去看他,他对我说:‘你回到城后,只要对人真诚,脚踏实地地做事,你一定会成功。’”虽然待人真诚,但马守志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透露,“做豆皮做的好的人,脾气都挺急。在炉子上豆皮,必须速度快,稍微慢一点,就糊了。”
《传承》 彭蔚婷 摄
Q:做豆皮有没有秘诀?
A:豆皮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其中的工艺流程中有好多技巧。炉子火生好了, 从下浆到豆皮出锅,可以两分半钟出12份豆皮,这就需要把握好每种原料的处理时间和比例。现在好多人都用电饼铛做豆皮,我还在用天然气的炉子,但是从口感上来说,还是柴火的好,柴火做出来的豆皮口感更柔软。
Q:在您眼中,什么样的豆皮是“好豆皮”?
A:好的豆皮从初加工开始,原材料都要保证质量,例如,如果绿豆不好,剖开来有黑的,做出来的皮就有“麻子”。蛋皮是黄色的,糯米是白色的,馅料是金黄色的。浆清皮薄、外焦内软、皮黄油重,油而不腻——这个是老一辈人提出来的,现在也有了一些改进,油就不用那么多了,就将“皮黄油重”改成了“油润莹亮”。

《请君食用》 彭蔚婷 摄




《一口豆皮·一座城》

导演:冀枞 摄像:胡珊姗 彭蔚婷 冀枞 录音:冀枞 剪辑:胡珊姗 彭蔚婷 演员:王稳 指导老师:

联合出品:、江岸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短片为公益拍摄,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END -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原址位于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过去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称“老通城甜食店”。2006年因长江隧道修建而停业。
公众号ID:楚天艺术(ctart181)
扫描左侧二维码,与我们同作喧嚣时代的文化守望者。
往期回顾
非遗人物第二期:武汉杖头木偶造型师曹继宗
非遗人物第一期:武汉木雕传承人邓道航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