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庐一壶酒 初酿几度尝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9-21 00:17:02

在西山同梨花一起淡醉

灵  翁/撰文

                                   


今年春上,清明已过,谷雨将临。醉庐主人捎来口信:“梨花犹盛,莫等花谢空惜春!”


于是,上个双休日之前,即发兴约乐庐众友前往茱萸(如意)尖下双灵大岭村作一回赏梨花、品佳酿的诗书雅集。然诸位笔友或因文代会召开,或因新书稿终校,或因职守逢重任加岗,竟不能集合前往。



两年前这个时节稍早,初到双灵,先入鸣翠居,后探醉庐,一见钟情,一到动心,结识鸣翠居主人与醉庐主人。从此,对以出产“九曲红梅”闻名于世的这方山中天地、林下茶村,虽尚不至于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却也每每思绪忽生旧情重温,期待着,期待着“何日君再来”。



眼看梨花将成“离花”,且自己也会有大忙光临,遂改变思路,另组“家旅小团”,带家人驱车前往,以免“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之郁闷。就在今晨,“再来”实行了。


朝雨浥尘,暖风散云,车过凌家桥,渐行渐爽,了无之江路上且堵且行的忍耐感。抵达双灵山坞深处,雨已歇,山已清,醉庐内外,一派春意盎然加春色浓郁,心中不禁自我赞扬:“来得——不晚呵。”



醉庐主人迎出门来,相见平静,亲和,一如身边所处的春山温煦,淡穆。就在我们一边细细端详庭前那两株朝来带雨分外娇的雪白的梨花,一边在檐廊坐下来喝新茶的时候,主人的大哥、大嫂也从市区过来了。而当我忙着在庭院里里外外拍些照片时,醉庐主人已经下厨操持忙碌起来,为我们在醉庐的头一回午餐备好了只此一家、别无再寻的精美特色小菜,外加醇香常萦于心的“梨花春”家酿米酒。


回味初次品饮“梨花初酿”,是在距大岭约二里多地的如意山庄,由九曲红梅非遗传人冯老师从醉庐提携至山庄的那一口小黑酒坛中分享到的。就在那次酒席上,醉庐主人用手机发给我他创作的我为之命题为《梨花春》的诗。至今,这诗的全文,仍存在我的手机里:


那一碗
梨花初酿
浓香
飘散了千年

一千年
醉过白乐天

醉过林居士
醉过李清照
醉过湖上的船工
醉过贩夫走卒
醉过文人骚客
醉过洞房花烛
醉过千古离愁
醉过万古幽怨
醉过天和地
醉过川岳神灵
…………


这次,同上回一样,喝梨花春喝到微醺,所不同的是那回微醺时,我同醉庐主人合影后就道别了;这一次,却在醉庐有并肩而坐作一次长谈的缘分。


话题,从“九曲红梅”茶问世的传奇如何演绎,说到双灵村正在实施中的整治、建设完成之后,茶村可能的新貌与西山农家乐观光休闲业的提升。醉庐主人对如何发掘“九曲红梅”茶问世的传奇,早就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还动手起草过一个文案,其中有关于把这个传奇搬上舞台,或再现荧屏的设想,还有按这个传奇的女主角的遭遇和经历,在大岭打造一座“若梅”亭或是“红梅园”等景观建筑的构思。也就是在这次促膝长谈中,我得悉,醉庐女主人在某网络论坛上ID的关键词,是“淡醉”。


好一个“淡醉”!恰到好处且极具想象空间,点出了醉之“醉”的神韵与魅力所在——淡淡地醉,是随意的醉,理性的醉,适度的醉,也是唯美的醉和诗意平添的醉,当然也是难忘的醉。怪不得,连我这么个平日滴酒不沾的人,也会惦念、记忆并且乐于一再品饮“梨花春”酒,让自己乐于身处这样的“淡醉”状态中。“梨花春”的浓香,被醉的,大抵不外乎应是这样“淡醉”的人吧!这同“茶亦醉人”的“醉”,在意境上,殊途同归。



大岭有个醉生梦“诗”的地方

珍珠天堂/撰文


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有一幢白墙黑瓦的房子,屋前有一个院子,院子里种着桂花树、桃树和梨树,树下有一个砌着湖石的莲花池。院中有向天而歌的凌霄花和开满了五角星花的纤巧柔弱的茑萝,倚着树、傍着青砖的墙头,编织着她们花花世界的梦想。而院外有一片树林,林间有小溪潺潺流过,溪水对岸有淡淡的远山……



也许,这是现代都市人久居喧嚣之地后,都会梦寐以求的一个桃花源。不同的是,许多人梦想就梦想罢了,至多也就把梦想定格于诗情画意之中,然而却有一个朋友把这样的梦想演绎成了真实,为你我造了一个真切、可感受到的桃花源——醉庐。

 

邂逅醉庐


 每日里在写字楼间讨生活,休闲的时光便对乡村多了一份向往。那年夏天有个双休日,和三五个朋友一起把车开出了城市,到杭州西山游步道(森林公园)下九曲红梅茶主产区双灵村一个叫大岭的村落里游荡。


这一带的某些农家小院,被中国美院的师生,或是广告设计、文化创意公司等租去当作工作室了。感慨这些搞创作的人可真会找地方,空气清新远离都市喧闹的山水田野间,不仅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房租也明显比闹市区便宜。


而这些散落于农家楼屋小院装修风格迥异的工作室,又成为西山茶村耐看的亮点,我们就是在一次次的惊艳间,与醉庐偶遇,如若人生初初相见的欣喜。



醉庐的门口并不起眼,同样是很不起眼的一块石坯料上有“醉庐”两个的浓墨大写字。这是容易被人忽略不计的一个地方。幸亏我们一行中曾经有人来过。这个不那么显眼的地方值得费工夫寻找。


进门后就完全是另有一番天地了——小小庭院里,荷花正盛开于盈盈一水间,梨树枝头坠满了香甜的果子,人造溪渠里鱼们在悠闲地游弋。装修风格及桌椅摆设,稚拙而随意,青砖黛瓦,没有油漆的原木本色,墙上张贴的是主人自己的书画,大多没有装裱过。院里屋外没有招牌幌子,没有服务员列队迎宾,也没有菜单、酒水茶水单、价目表之类的商业元素,主人亲切随和,真的就像到了朋友家串门。



偶尔有一些零星客人从杭州主城区最高峰如意尖登山回来,于问茶寻幽、攀岩走壁之后走进醉庐,或坐在院子的廊檐下,或在屋前小溪边的小树林里小憩,清茶一杯、小酒一盏,几碟精致小菜,几个好友喁喁私语。悉心聆听,有微风悄无声息地走过林梢,在夏季走出空调房间,享受这很难得的自然凉风。那风、那茶、那酒菜、那远山近树都是那么地醉人,微醺之中真可谓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像搞艺术那样做菜


醉庐主人,喜爱写字、画画,也善烹饪,视烧菜与书画艺术同源。所以,乍一看醉庐,似书画社。庐主一人身兼数职:庐主、迎宾、服务员、厨师,有时还是与客人们谈天说地的聊友。他觉得烹饪和创作字画一样,需要心境、需要激情,也需要才情和灵感。


每每自创一道新的菜式,就像完成一幅字画一般,让醉庐的老客们评头论足地品评一番。如果大家认为好,就留下来作为常备菜。如果觉得略嫌不足,主客就会一起探讨改良措施,。有时碰到烹饪爱好的客人甚至会捋捋袖子和主人一起上灶去“炒作”一番,这也算是时下媒体常说的互动吧。


醉庐的菜大多是独创自创的,比如有一道虎皮肉,刘先生说是他江苏老家的做法:精选五花土猪肉,经九烹九制方成,因肉皮上的纹理像虎皮而得名。酱香浓郁,入口油而不腻,酥而不烂,底上衬了时鲜的农家蔬菜,肉汁入味。我很喜欢他在介绍这道菜时的那一句“不会逊色于杭州的地道名菜东坡肉哦!”我和每一个杭州人一样,有那么一点点自恋,所以,若是他说“绝对比你们杭州的东坡肉更好吃”的话,我想,我会有排斥心理的。


还有主人很得意的那个柴灶鸡也很值得说一说:必须要农村里土生土长的本鸡,现杀现做口味才好。蒸制的时候必须用巨大的柴灶,灶里放粗大的原柴才行(最好是松木,有特别的香气),整个菜制作的时间长达2-3小时。鸡肉酥嫩,鲜香满口,配上新鲜的香菇,入口滑嫩,更添风味。原汁原味的鸡汤,特别滋补。还可以做鸡汤面或者鸡汤泡饭,一举两得,是醉庐的老客预订时必点的菜。



若是春天去,盐炒肉蒸毛笋是最好的时令菜。五花的土猪肉,用盐炒过,喷香扑鼻,又不至于过于肥腻,然后与毛笋一同放在大灶里蒸,肉的香味和咸鲜随着蒸汽慢慢渗透到毛笋里,再稍洒些花椒,真是笋鲜嫩、肉香醇,令人上瘾的美味。


那些菜品都是主人潜心独创,从选料到择菜、洗、切、烹制,主人一定要亲力亲为,精心细作,追求完美新鲜的原料和最理想的口感,采购、备料、烹制所需时间较长,所以,他希望朋友能够提前一天预约,可以让他有时间从容到位地制作菜肴。

 

醉庐梨花春


醉庐之所以叫醉庐,是因为和茶、酒有关。除了写字、画画和烧菜之外,庐主还有一手酿酒的绝活儿。用的是他家祖传的酿酒秘方,至今已传至十数代。在梨花初蕊的时候开始酿制,酒色清冽,入口甘美醇香绵长。酒有初酿和陈酿之分,新鲜糯米制作,初酿类似江浙一带的米酒;陈酿则加入红枣和枸杞,因为枸杞、红枣有滋补养颜之功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酿造工艺,历时一年以上时间方可饮用。


醉庐曾经特意辟出一个大大的屋子作为酿酒作坊。庐主自酿的酒叫做梨花酒,与院中三株梨树相映衬。门外滴翠似的酒旗,正应了白乐天的诗“青旗沽酒趁梨花”。那不是令狐冲的梨花酒,满是淡淡哀愁;那酒、那树梨花、那把盏浅饮笑谈之人,浓香古幽,醺醺然、乐陶陶,很是忘忧。


这个信息年代已经很少能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景象了,而醉庐却是如此,许多老客就为奔着这好酒而来,一醉方休。为避免醉驾,总有那么几个驾车的人抱着遗憾而去。为此,庐主人开始着手建新屋,准备留几间客房,专门让人畅饮而无后顾之忧。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若是和自己从事的职业吻合,那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那么,醉庐主人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吧。他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和生活、工作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我在这里花了这么多笔墨来写醉庐,其实并不是要给大家介绍一家酒家或是茶楼,而是想告诉大家,这也是一种职业。在这多元化的时代,职业也呈多元态势,不再仅仅只是三百六十行!我们何必非要把目光定格于人才市场或者劳务市场呢?


醉庐博文一束

淡  醉/撰文

 

夏之回顾

   

 翻看相机里先生偶尔拍下的照片,发觉这个夏天醉庐来了不少新朋友。


带雨的梨花早已翻做了飘零的花瓣,转而成泥。还等不及你伤感,小小的子房就飞速地膨胀起来……这就是自然,你无须伤春悲秋,生命以各自不同的形态延续着,你看到的死亡也许不过是一个插曲和片段。 

瞧,这位“宋舒”(松鼠),对满树肥硕的梨子已经觊觎很久啦,今天终于大着胆子悄悄地悄悄地靠近点……再靠近点……



一只鹅黄色漂亮的蛾子悠悠地停在了醉庐的大门口,它一定是被醉庐的酒香陶醉了,就这样静静地栖息着,做起一个关于初夏的梦来…… 


而茉莉花不动声色的、在某一个午后开出了几朵雪白的花儿,刹那间幽香满庭院…… 

 

简单的美


西溪的芦花也该开了吧?大岭(醉庐所在地)山脚下芦花已片片泛白,手机里翻到先生的几句诗:“年年帆影愁不见,岭上芦花一夜白。梦里似别江上客,却是轻车过岭来。”


据地方志记载,大岭下远古为江湖,离大岭不远尚有村庄叫湖埠。如今当然已经看不到舟楫相呼、渔歌唱晚的场景,但是当轻车过岭的时候,望着满山坡的芦花,也会想,这芦花可是当年江边的旧枝呢?



天是进补的时候,于是牛肉汤的浓香在醉庐的空气中弥漫开来。汤里淡淡几粒丁香,让我想起刚结婚的时候,我也曾心血来潮地热爱上烹饪,也曾在菜场里挑挑拣拣,回家后挽起袖子翻着花样弄羹汤。作为一个忠诚的肉食主义者,红烧牛肉是吾大爱。我大把大把地往汤里洒香料,却总是做不出那种让人垂涎三尺的味道来。后来老公给指点,才明白香料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才能烘托出牛肉的喷香。


原来物有至味,过多的粉饰往往只会令其失去本真。烹饪的道理何尝不是做人的道理。(2010-12-09

 

能饮一杯无?   


先生前些日子特意去了趟江苏老家,带回来的两只不知道什么年代的铁皮小火炉,装在醉庐的小厅里,还沿着墙壁装了长长的出烟管。这还真是一创举,虽然这东西不起眼,燃起柴禾来可真给力,顿时满室生春,上面还可以炖个鸡汤温个酒啥的,明亮的火焰在炉中跳跃,炉壁通红,在冬日里显得很有生气,比空调可有意思多了。几个常来的台湾朋友一看到就兴奋不已,酒过三寻,围着炉子又是唱来又是跳,好不热闹,黄小妹吃饱喝足之后也大模大样躺在炉边,这个舒坦啊,我都妒忌了。


昨天杭州忽降大雪,于是有朋友特意晚上从市区赶过来,为的就是要围炉品酒的意境。人是雅人,酒也是新酒,上周刚开缸,有微微的清甜。窗外是雪花飞扬,窗内是炉火融融、一壶新酒、几色精致小菜,这样的景致在杭州可实在不多见,香山居士只怕也要小小羡慕……( 2010-12-17


 

怀旧情结



最近在网上淘得一种竹壳的热水瓶,颇有点怀旧的感觉。自认为与醉庐的氛围十分相投,一口气就买了20个。拿回来老公用桐油刷了几遍,颜色更沉一些,蛮好看。拍张照片得意下……(2011-06-12




原刊  西湖问茶  杂志 2011年  “围炉烹茗”  

原创图文 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