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正宗!这家藏在老西门9年的"阿姨锅贴店",有多少上海小囡切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26 23:30:19


上海人喜欢把早饭称之为“早点心”

从小吃到大的点心里,

锅贴生煎绝对是爱到心坎的早饭经典。


 

在最接地气的肇周路上,

藏着一家开了9个年头的锅贴店

多年以来,

就在上海锅贴榜单上牢牢占据了一个位置!


新天地上班的小白领,住老西门的阿姨爷叔,一礼拜肯定要来一次解决中饭的,附近的小姑娘更是从大学吃到现在带娃来吃!


“老板,2两锅贴加一碗小馄饨”



1
肇州路的阿姨锅贴店


这家开在肇周路的小店诞生的原因,是老板从小爱吃妈妈包的锅贴,为了与大家分享妈妈的好手艺,特地辞去了自己稳定的外贸工作,为妈妈开了一家锅贴店。


当时的老店里只有两张桌子,六个座位,取的店名也是跟自己的母亲有关,算是一家正宗阿姨锅贴店了。


每天凌晨5点,母子俩就得起床为开店做准备,无论是春夏秋冬,6点前都必须要到店里开始包锅贴,生怕6点半营业,来的客人不能及时吃上早饭。



2
平凡小店,一门心思做锅贴


大家经常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半锅生煎半锅锅贴,通常这样搭配着想实现双赢的摊头,卖的锅贴都特别难吃。

在上海,要吃到口味正宗的锅贴一定得拜访那些藏匿于街角、弄堂口的点心铺,他们通常很专心,只贩卖一两种食物。


看老板娘这包锅贴的架势,就知道几十年的功夫不是白费的。老一辈的人传了手艺给她,她很高兴儿子9年前愿意放弃工作,跟她做个学徒,并且有模有样地坚持到了今天。


刚包好的锅贴各个饱满,老板眼带笑意地告诉我们,每天上午他和妈妈就是在不停地重复包和煎。络绎不绝的客人让他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他们很享受客人满足的神情。


倒入油开火几分钟后,浇了水,伴随着猛然上升的热气,锅底发出呲~~~的诱人的声响。


渐渐重复几次,锅贴的底部开始微焦,这是锅贴的灵魂,颜色程度源于最难控制的火候。


锅贴采用定做的皮子,肉馅里加的不是肉皮冻,而是自己熬制的骨头汤。用的老法(酱油、白糖、醋按照一定比例后有鲜味,甜中带咸、咸中带甜),杜绝任何的味精与鸡精,就是要给食客原汁原味的锅贴。


锅贴都是现包现煎,为了让客人吃上新鲜热乎的,老板边吆喝着哪桌几两锅贴,边端起盘子不停上下楼送菜,几乎每只一模一样的褶皱让人不得不感叹手艺的精巧熟练。


轻咬一口,底部酥脆,面皮软嫩,滚烫的汤汁随即流出,骨头汤汁刺激着口腔里每一个味蕾。忍不住吮吸两口后,没想到剩余的汤汁还能倒满半个勺。


店里的另一招牌便是这碗砂锅小馄饨,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加料(粉丝,油豆腐,牛肉等),加上怎么捞都捞不完的紫菜,蛋皮,和开洋,味道好姑且不提,心里真的一股暖流在涌动。


汤底添加了一些自家煮的海鲜汤底冻,吃的时候往馄饨汤里加一些白胡椒粉,不仅能提鲜,还能去除体内的湿气,令人胃口大开。



3
老底子留下的手艺不能丢


“我做这个的初衷首先是觉得我妈妈的手艺真心好,而且看到了越来越多专心做手艺的师傅退休转行却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去接班。”


“我妈妈的手艺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这些街头小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情结,我们想让更多的人吃到老上海的味道。”老板说起自家的锅贴,眼中不自觉地闪烁着骄傲和自信。


极具地方特色的街头小吃总是吸引着无数来往的游人,他们不仅仅是当地美食文化的体现,更是传统手艺的传承。城市的发展让这些传统的小吃逐渐没落,物欲横流的快餐文化年代让这对专心做锅贴的母子自带光环。


为了留住妈妈的味道,留住上海的味道,他在最好的年纪开始坚持了9年并且还将继续前行。




店名:宏玉坊

地址:肇周路395号(李惠利中学斜对面)



-互动话题-

有多少人吃过这家锅贴?

还有哪几家锅贴店最能代表上海味道?


· 版权申明 ·

文:亮亮 编辑:亲亲酱 图片:栋栋

投稿&广告合作方式(微信):sylsyl0520

--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